跨越天地,共赴山河。8月28日,“茅臺1935·尋道中國”(第三季)北緯30度線科學探索活動走進四川雅安。以科學探索為舟,生動呈現雅安的生態之美與人文底蘊;以茅臺1935新品亮相為契機,續寫品牌與山河同行、與文明對話的新篇章。
領導嘉賓參觀“318國民公路”圖展
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兼黨支部副書記邱祥禮,雅安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羅倫全,雅安市交通建設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張萬清,雅安市中醫院黨委委員、總會計師孫露;茅臺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德芹,貴州茅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卓瑪才讓,茅臺集團黨委委員、副總經理張貴超,以及茅臺1935經銷商、媒體代表等出席活動。
2023年,茅臺以“1935年”時間為緣,沿著同在1935年提出的“胡煥庸線”——“中國人文地理分界線”,開啟第一季探尋地理格局造就的人文性格之旅。2024年,茅臺以“龍年行大運”為緣,沿著“中國大運河”,開啟第二季探尋水運與國運歷史變遷之旅。今年,茅臺以“自駕與自由”為緣,沿著北緯30度和“中國人的景觀大道”,開啟第三季追求自由的心靈之約,與消費者一起跨越天地、品味美酒,共赴山河、悅享人生。
張德芹致辭
致辭中,張德芹作了三點分享。
——跨越天地,尋“自然之道”,共釀人間至味。雅安自古就有“川西咽喉”“西藏門戶”之稱,是茶馬古道的起點,更是大熊貓的故鄉,這里有浩瀚星空、纏綿雅雨,也有日照金山、雪山冰川,有現代中心城市與原始自然生態區的和諧過渡,每一縷茶香,每一處山水,都展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“自然之道”。茅臺傳統工藝講究“天人共釀”,順應天時,遵循時間和自然的規律釀酒,也探索融入“人”的消費需求,將醬香佳釀化為“人間至味”,讓每一滴酒都承載著“雅、細、厚、長、久”的感官承諾,去見證消費者的每一個人生喜樂時刻。
——古道新韻,尋“文化之道”,共續文化薪火。雅安見證了千年的商貿往來,以及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的交融,這條跨越千山萬水的商道,運送著茶葉、鹽等商品,也傳遞著文明的火種,處處蘊藏著傳承與交融的“文化之道”。茅臺1935從故宮的莊重到西湖的靈動,從“胡煥庸線”的地理脈絡到“國之大醫”的公益溫度,始終致力于成為文化的載體,續寫著民族的傳奇。這次發布的茅臺1935新品,正是茅臺堅持守正創新的又一佳作,創新的半透酒瓶材質,展現現代審美的大氣靈動,品質升級的醇厚酒體,是傳統釀造工藝的再次升華。這一瓶酒中,既能看到傳統文化在現代工藝中煥發新生,也能體會千年匠心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。
——同心同行,尋“生活之道”,共繪美好未來。“上里古鎮話滄桑,青衣江畔品人生”,這是回顧歷史和立足當下的生活哲學;茶馬古道上不畏艱難的商旅,是奮斗的人生軌跡;318國道的自駕,是對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深深向往,這里處處都是“生活之道”。茅臺1935新品上市,將致力于貼合消費者的“生活之道”,傾聽消費者聲音,堅持產品創新、服務創新,為消費者提供更優秀的產品、服務和品飲體驗。未來,茅臺將堅守“質量是生命之魂”,以敬畏之心為消費者釀造每一滴美酒,以謙遜之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;積極踐行企業擔當,投身更多公益助學、生態保護和鄉村振興等公益事業,始終做有溫度、有情懷的茅臺。
熊貓故里茗香遠,茶馬古道絲雨長。雅安,山嶺縱橫、絲雨晴柔,一幅幅山水圖景、人文畫卷在此徐徐展開。活動中,中國國家地理科學探索總監劉洋博士發布了雅安站科學探索成果,圍繞“雨霧編織的地理結界”“茶馬古道上的后花園”“大熊貓的故鄉”等角度,深入詮釋了雅安的人文和地理魅力。
捐贈儀式
以美酒致敬山河,以大愛回饋社會。活動現場,“茅臺1935・國之大醫”公益基金向雅安市中醫院捐贈50萬元,為當地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力量。該公益基金自2023年成立以來,已累積募捐2300萬余元,持續助力中醫藥公益事業發展,詮釋茅臺“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”的價值內核。
雅安,是北緯30度線與胡煥庸線的交匯處,是國民公路G318的中心位置和川藏公路的起點處,也是文明互鑒的重要通道。活動現場,開場節目《功夫熊貓》、舞蹈《喜逢三雅》、情景劇《我的318》三場文化演繹,將雅安與茅臺1935的“文化之道”展現得淋漓盡致。
本次活動的高潮,是茅臺1935新品尊享版的正式亮相。當晚19時35分,伴隨著摩托車騎手從茅臺酒廠出發、跨越500余公里抵達雅安的紀實影像播放,在領航車手的護送下,茅臺1935新品來到現場并揭開面紗。
從歷史傳承與時代意義看,新品的發布是對茅臺1935品牌基因的深度喚醒與創新延續。1935年,茅臺從赤水河畔啟程,在成都“西南各省物資展覽會”上榮獲特等獎,開啟走向全國的征程;2025年,茅臺1935新品秉承著赤子之心,由摩托車騎手從茅臺鎮赤水河畔出發,溯江而上騎行500公里來到雅安,開啟一場跨越時光品質堅守的致敬之旅。
外觀設計上,茅臺1935新品突破傳統,采用創新半透材質打造瓶身,彰顯現代審美的大氣靈動,透過瓶身可隱約窺見酒體的醇厚色澤。瓶身選用中國紅與赤水金的色彩搭配,交相輝映,傳遞鴻運相伴的美好寓意,實現了“顏值”與“質感”實現雙重統一,為消費者品飲場景注入更多儀式感。
內在品質上,茅臺恪守“優中選優”的原則,始終以消費者為中心,邀請用戶參與品鑒反饋,將用戶的聲音作為品質進階的方向,顯著增加5年以上壇貯基酒,進一步提升核心產區基酒的使用比例,引入“勾兌后再壇貯”工藝,最終得以呈現這款層次豐富、口感臻雅細致的匠心之作。
自2022年上市至今,茅臺1935從胡煥庸線的地理脈絡到“國之大醫”的公益溫度,始終以“文化載體”為定位,傳承民族文化。此次新品,更是“文化之道”的具象化——在這一瓶酒中,既能看到傳統文化在現代工藝中煥發新生,亦可感受到千年匠心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。
雅安之后,這場跨越山河的旅程還將繼續。今年9月,“茅臺1935·尋道中國”(第三季)北緯30度線科學探索活動將走進最后一站——林芝,探索青藏高原上的綠色之道。同時,也將在林芝發布“茅臺1935·中國國家地理文創酒”,繼續以酒為筆,以山河為卷,與消費者共赴更多“喜自相逢”的美好時刻。
上一篇:君品談 | 馬繼志:在紅色記憶中挺立民族脊梁
下一篇:君品談 | 朱松純:以心立道,以理通人——在“無人之境”點亮AGI之光